关键词,事关防汛抗旱 国务院作出部署
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全面部署防汛抗旱工作

2023年6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今年防汛抗旱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已进入主汛期,部分地区旱情持续发展,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会议强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监测预警,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应急准备,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会议要求,要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地方责任,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全社会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要加强监督检查,严肃追责问责,对因作风不实、履职不力导致重大损失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与会同志一致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召开,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视,会议明确指出,防汛抗旱工作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任务,必须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全力推进,这表明了政府对民生福祉的高度关注和对自然灾害防御能力的不断提升。
会议提出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强监测预警、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应急准备等,这些举措旨在提升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会议强调了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及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这是确保各项防汛抗旱措施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
会议还特别提到了加强宣传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广泛开展防汛抗旱知识的普及教育,可以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从而在灾害发生时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这对于减少灾害损失、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防汛抗旱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将按照会议的要求,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做好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良好的环境。
全国多地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严阵以待应对强降雨天气
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我国南方地区出现持续性强降雨天气,多个省份相继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各地政府迅速行动,严阵以待,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湖南:科学调度水库群,确保防洪安全
湖南省气象局预测,未来几天该省仍将有较强降水过程,为确保水库安全运行,湖南省水利厅科学调度水库群,提前腾空库容,降低洪水压力,加强对重点堤防、水闸等设施的巡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置安全隐患。
江西:强化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确保群众安全转移
江西省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24小时该省大部分地区将有大到暴雨,为了应对可能的次生灾害,江西省自然资源厅联合相关部门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群众安全转移,还加大了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力度,做到早发现、早治理。
浙江:加密预报预警频次,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浙江省气象局加密短临天气预报预警频次,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精准支撑,全省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加强值班值守,确保信息畅通无阻,一旦发生险情,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广东:强化城市内涝防控,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广东省气象局连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预示着即将迎来一场强降雨过程,为了防止城市内涝的发生,广州市水务局提前开启排涝设施,增加排水能力;深圳市城管局则加大对易积水路段的巡查力度,及时清理堵塞物,确保雨水排放通畅。
广西:加强河流湖泊水位监测,防范溺水事故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勘测设计研究院密切关注各大河流湖泊的水位变化情况,实时更新数据并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当地教育部门和社区也积极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活动,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注意安全,避免前往危险水域玩耍。
福建:严密监控雨情水情,确保水利工程安全度汛
福建省水利厅密切关注雨情和水情变化,及时调整水库蓄水和泄洪方案,确保水利工程安全度汛,还组织专家队伍深入一线进行现场检查指导,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云南:注重生态修复,增强自然屏障作用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积极推进受损河湖岸线的生态修复工作,恢复植被覆盖率和生物多样性,构建起一道道坚固的自然防线,此举不仅有助于减轻洪水冲击力,还能有效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贵州:创新技术应用,提升防灾减灾水平
贵州省应急管理厅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防灾